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通知公告

转发: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通知公告 yjsb 2025-07-03阅读量:

各位教师:

根据《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的通知》(国教材〔2025〕2号)和北京市教委相关工作要求,现决定开展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校内遴选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奖项设置

按照国家教材委总体工作安排,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设立全国优秀教材奖高等教育400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80项,其余为二等奖。

北京市将初评本科生教材156,研究生教材42项,推荐到教育部参加复审

本次国科大推荐不限名额有意向参评的教师积极报名

二、评选范围

(一)受理申报的教材范围:

201211-20237(以版权页的出版日期为准)国内初版、修订版或重印,正在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含科研院所)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具有国际标准书号(ISBN)的教材。包括纸质教材、纸质教材+数字资源、数字教材等。参评教材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等国家现行教材政策及管理规范。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可申报:

1.各类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学术专著、教学参考书、教辅用书、培训类教材;

2.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版教材翻译的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引进的境外教材(含翻译教材),与教材配套的图册和活动手册;

3.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以下简称马工程重点教材)首席专家或主编的人员主编的、与马工程重点教材名称或内容基本相同的教材;

4.曾以教学或科研成果等形式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教材,以及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且未改版的教材。

三、参评条件

(一)方向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立场,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教材始终,坚守意识形态阵地,体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培养学生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

(二)继承创新。体现中国教材建设的特色实践和规律性认识,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有利于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有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有利于增强中国教材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打造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鼓励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和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方面具有创新性突破的教材、战略性新兴领域教材、冷门绝学教材以及在某学科(专业)领域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教材参评

(三)科学严谨。适应科技创新、社会发展、产业变革和人才培养要求,充分反映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准确阐述本学科(专业)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结构设计合理,选材恰当准确,内容编排科学,文字准确流畅,图片精准适配,及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修订完善。

(四)设计美观。封面和插图彰显立德树人导向,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和中国艺术风格,符合大众审美习惯,反映学科特点,图文相融、美观精致、积极向上;版式设计专业,装帧印刷美观,合理有效降低印刷成本,绿色环保。

(五)适教利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适应高等教育学生认知特点,将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六)使用效果显著。教材配套资源丰富,使用监测、培训等保障措施到位。使用评价好、师生认可度高,有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原则上应经过2年以上(含2年)教育教学实践检验(不同版次的同一种教材使用时间可累计计算)。

(七)社会形象好。教材具有良好的社会评价,编写人员无违法违纪记录或违反师德师风问题。

四、评选推荐要求

(一)本次申报可选择“单本”或“全册”两种申报类型,不受理系列教材申报。全册教材(相同书名的上下册、1N册)可选择“全册”申报类型,也可选择“单本”申报类型。若选择“全册”类型申报,须所有单册全部符合申报和质量要求,且为同一主编,申报时占用一个名额。选择“全册”类型申报的教材,若“单本”教材未达到入选标准,则“全册”不能入选。

(二)同一主编、副主编或第一作者编写的名称或内容基本相同的教材只能申报一项。对于同时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或研究生教育的教材,须择一申报,不得重复申报。

(三)马工程重点教材不占用各地推荐名额,不参与本市初评,由出版单位、编写单位会同第一首席专家(第一主编)直接向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全国评审委员会提交申报材料。

五、评审推荐程序

(一)教材第一主编如参加集中教学工作须通过开课院系申报,未参加集中教学工作须通过本人所在单位申报,并提供申报推荐评审表(附件1、图书编校质量自查结果记录表(附件2思想性、学术性评鉴意见(附件3、教材使用情况证明材料(主要使用高校名单及使用情况等)。

(二)单位应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上组织专家对申报的教材进行遴选推荐,并填写推荐汇总表(附件4),各单位党委对教材编写人员的思想素质及教材内容进行政治把关填写政治审查表(附件5)。

(三)学校将组织专家对各单位拟推荐教材进行严格评审,结果将在校内公示,公示无异议后,通知教材第一主编(作者)进行网上填报,并将拟推荐教材名单上报,具体填报事宜另行通知。

本次推荐不限名额推荐名额大于1则须排序,否则视为放弃申报。请各单位根据评价指标(附件6遴选推荐高质量的教材

六、材料报送及要求

(一)材料报送清单

有意向参评的教师710上午9:00前,将如下电子版(Word版或Excel版以及盖章后对应的PDF版)材料发送至联系人邮箱lujiao@semi.ac.cn,纸质版材料一式三份人事教育处(1#739,卢娇)逾期未按时提交材料,视同放弃

1.申报推荐评审表(附件1);

2.图书编校质量自查结果记录表(附件2);

3.思想性、学术性评鉴意见(附件3);

4.培养单位申报推荐汇总表(附件4

5.所有教材编写人员政治审查表(附件5);

6.版权信息及CIP数据截图(样例见附件7);

7.教材使用情况证明材料;

8.其他佐证材料(限两份以内,一个文档中)

9.电子版教材教材样书3本(套)

(二)报送要求

1.评审推荐表和推荐汇总表须加盖单位公章

2.政治审查表须加盖单位党委公章

3.图书编校质量自查结果记录表,教材使用情况证明材料(教材主要使用高校名单及使用情况证明材料)须加盖出版社公章

4.思想性、学术性评鉴意见须由教育部相关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相应组织或三位成员分别实名评价并盖章、签字,并留下联系方式。评价人不得是本教材的作者

5.版权信息及CIP数据截图包括版权页截图,以及中国版本图书馆(网址https://pdc.capub.cn/CIP查询截图,如CIP数据中无教材字样的,须再上传内容提要或前言或后记中可以证明本书为教材的相关内容截图

6.电子版教材要求:纸质教材需最新印次完整PDF电子版。数字教材需全部教材内容电子版或填写能够查看全部内容的链接地址、账号;纸质教材附带数字资源的,需纸质教材最新印次的PDF电子版,以及全部数字资源电子版或能够查看全部数字资源内容的链接地址、账号。

7.样书要求:纸质教材提供右上角贴有申报编号的最新版次印次的样书(由出版单位协助提供);数字教材提供贴有申报编号的电子版(光盘或实际销售的载体);纸质教材附带数字资源的,提供贴有申报编号的纸质样书和全部数字资源电子版(光盘或实际销售的载体)。盲文教材、少数民族文字教材等以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编写的教材,需同时报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翻译版本。

以上材料须以每本教材为单位,按顺序装订成册(顺序为汇总表-推荐评审表-所有教材编写人员政治审查表-自查结果记录表-评鉴意见-教材使用情况证明材料-教材证明截图-其他佐证材料)。

七、联系方式

人:卢娇

联系电话:010-82304014

    箱:lujiao@semi.ac.cn

 

附件1 “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申报推荐评审表.docx

附件2 图书编校质量自查结果记录表.docx

附件3  思想性、学术性评鉴意见.docx

附件4 ”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申报推荐汇总表.xlsx

附件5 教材编写人员政治审查表.docx

附件6 教材评审指标体系.docx

附件7-1 版权信息样例.pdf

附件7-2 CIP数据截图.pdf



人事教育处

202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