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觉院士印象记
此番在杭州陪老爸开会,碰到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守觉。
王院士今年88岁,由于年轻时摔跤断腿过正骨没有做好,中青年时虽然都能走路爬山,但是现在只能依靠轮椅代步。他与爸爸一样,整天代着一定耐克帽子。虽然已经88高龄,但是那灰白色的头发似乎依然茂密地簇拥在蓝色的帽檐下面。由于得了萎缩病(不很明白这是怎样一种疾病),消化系统受损,不能多吃东西,所以人非常消瘦,但是两眼目光炯炯,黝黑的皮肤,带着助听器的他听觉不好,却思维敏捷,说话缓慢却非常有力。
第一天下午的座谈会,他送了一本最新出版的著作。搜百度百科:
王守觉半导体电子学家。1925年生于上海。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是中国微电子和ICCAD与神经元计算机领域的专家,曾任中科院半导体所所长。他为中国发展两弹一星作出了贡献,制成了中国第一只锗高频晶体管,用于制造氢弹计算所需要的中国第一台晶体高速计算机,还制成了用于战略导弹的中国第一批硅平面管并创建硅平面工艺(获国家发明奖),在此基础上,他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块固体组件,为导弹专用微型机的研制创造了条件。他还在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的半导体硬件实现和模型算法方面做出了系列创新性贡献。
刚过而立之年的王守觉,壮志满怀地参与并主持了锗高频晶体管的开创性研制任务。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已建立起以王守觉为核心的半导体神经网络的研究,承担了“人工神经网络硬性化实现”这一“八五”攻关课题及“模式识别用神经网络理论研究”的预研基金课题。
多年来,王守觉奋进不息,从业40余年,成果迭出,建树甚丰。对于青年学子,他言传身教,悉心培养,并以严谨求实、探索不倦的学风,勤于任事、拼搏不止的品格,率领他们一起攀峰,从而深得他们的敬重与爱戴。如今,他虽已年届古稀,但追求卓越的使命感仍一如往昔。他清晰的谈吐、敏捷的思维和轻快的脚步,让人难以相信他已经80高龄。他出身名门,兄弟姐妹皆有非凡成就。他本人一生坎坷,少年颠沛流离,文革遭遇冲击,但他始终致力于科研,多次转换研究方向,并在80高龄时再次在自己领域走到世界最前列。
我对王院士印象深刻,是缘于几次听他发言,以及饭桌上的沟通:
他说自己在二分院工作过,但很早就离开了。现在所工作的领域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科学或者应用还是有共性的。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太教条,无法培养出有创造力的人才。他经常对手下的博士说:人要敢于向新的领域进军,一年是外行,两年是内行,三年是专家。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人才。文革期间作为半导体研究所的所长他饱受冲击,但是对年轻人说,你们有很多财富,但是我有一样经历你们永远不可复制:文革期间被戴高帽子、敲锣鼓、被游街。这种经历他将其转化心境开拓的重要途径,讲人不能被命运征服。
他说自己的梦想是外国人要到中国来读大学,读中国人写的教科书。搞科研就要像玩一样,不要太神秘。
他的大哥是解放前昆明机器厂的创始人,然后去了美国,称为麻省理工终身荣誉教授。我就觉得很奇怪:一个搞事业的人怎么又成了科学家?前辈们对我说这样跨界的人杰在他们那一辈不胜枚举。兴趣爱好要广泛,动手能力要强,思想与行为不要被一种权威所束缚。
又说中国人还是适应中国的文化,他的大哥在美国只活到八十多岁,但他的大姐什么的在中国也受到各种运动冲击,但是活到104岁。他自己88岁还在著说讲课,觉得还有太多事情在等待着自己去完成。可见中国人还是适合在中国生活。
我们连续几天在一桌吃饭,可谓妙语连珠,不断有精辟的言语在冲击我的思维。席间我完全忘记他的年龄与行动不便。我和王院士讲,我在微信上与朋友讲,这几天一直在听八旬老人畅谈理想、抱负、精神,年轻人觉得很奇怪:将近90岁的耄耋老人还有理想?王院士笑着说:他们是不可理解的。你们怎么还可以有梦想与激情?而我们这辈子就没有丢失过梦想与激情,否则能么能够活到现在?
看他说话时候,那几乎是枯焦的十指总是微微有些颤抖,但还是不断地辅佐自己缓慢的语言,但思维是那样敏捷,逻辑严谨、表达清晰。我对王院士说:您的学术我不懂,但是您的思想、境界、精神形成一种人文特质,令人敬仰。我一定好好地告诉我儿子,希望他也能够成为一个真正卓越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