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处 - 通知公告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26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非共识创新项目(储备)申报的通知

通知公告  2025-10-16阅读量:

各位老师:

      为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鼓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挑战未知,促进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近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办启动了2026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非共识创新项目(储备)(以下简称非共识项目)申报工作,主要内容如下,详细通知见附件。

一、项目资助计划
  (一)非共识项目定位
  非共识项目资助科研人员提出具有非共识性、原创性、颠覆性等特征的原创学术思想,开展探索性与风险性强的原创性、突破性基础研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研发新材料和揭示新规律等,旨在培育或产出具有引领性的原创成果或颠覆性技术。
  (二)资助领域
  非共识项目应当聚焦北京市基础研究重点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新材料、清洁能源、高端仪器、航空航天等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支持围绕若干学科交叉融合领域开展问题驱动型研究。
  (三)资助周期和强度
  非共识项目实施周期为1-3年,申请经费额度不超过100万元/项。2026年度非共识项目整体计划资助50项左右。
  (四)探索双负责人制
  非共识项目分为一般非共识项目交叉融合非共识项目。其中,交叉融合非共识项目实行双负责人制,鼓励围绕若干学科交叉融合领域开展问题驱动型原创研究,引导聚焦重大原创性突破研究过程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申报要求和说明
  1.推荐要求及推荐人推荐资格:每个非共识项目应当由至少1名推荐人实名推荐。推荐人应具有杰出学术成就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科学素养深厚,视野开阔,具有前瞻性思维和跨学科见解;近三年主持过国家级科研任务;推荐人应满足以下任意一条资格条件,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获得者、国家实验室主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及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在京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医疗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等单位的单位负责人或在京具备同等科研水平的领域专家。原则上每位推荐人每年度只有1个推荐名额。

2.申请人申请要求:项目申请人应当为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一线科研人员(年龄不超过60周岁,即1965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且同年申请或当前负责的在研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联合基金项目)不超过1项(含1项)。其他限项规定详见附件。推荐人及项目申请人应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严重失信记录。请按附件网址核查个人科技信用报告。
三、申请方式及时间安排
        1.项目申请人撰写预申请书。项目申请人通过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工作系统(https://nsf.kw.beijing.gov.cn/bjnsfweb/)在线撰写申请书。项目申请人撰写并提交预申请书截止时间:11月7日12:00前。

2.推荐人推荐。基金办根据申请人填写信息通知推荐人进行项目推荐,推荐人需通过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非共识项目推荐系统完成。推荐人仅可推荐1项项目。申请人请在11月9日16:00前确认推荐情况后提交项目申请至依托单位审核。 

联系人:谭福涛

联系方式:82304273;tanfutao@semi.ac.cn 


附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26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非共识创新项目(储备)申报的通知.docx(市基金办)

附件1:2026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非共识创新项目(储备)申请须知.docx

附件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非共识创新项目预申请撰写提纲.docx 

 

                                                           科技管理与成果处

                                                           2025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