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1日,2020全国微电子研究生学术论坛顺利召开,我所研究生会学研部参与筹备并参会,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清华大学微电子学与纳电子系、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系、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院、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受疫情影响,本次主会场将设立于清华大学校内,合作院校设立分会场,并以云视频的方式同步接入主会场议程。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王志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周玉梅、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系研究员吴燕庆和长江储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薛磊先后致辞。
全国微电子研究生学术论坛是国内微电子领域研究生进行学术沟通与交流、促进学科交叉和增强研究生创新意识的自由开放、兼容并包的广阔的学术平台。研究生们可以与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专家进行深入而广泛的交流,进一步促进了校企联合,形成了微电子行业的紧密的科研共同体,从而实现我国微电子行业的更进一步发展。
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多位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北京大学吴燕庆以《高性能超薄二维半导体器件》为题,介绍了基于超薄二维半导体的超短沟道器件、射频器件和异质结器件。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黄成军围绕《微纳电子技术与生命科学的联姻》,介绍了在微纳电子技术与生命科学结合的交叉学科中催生的新技术、新工具、新产品,探讨了未来微纳电子技术与微流控、生物传感器等技术的联合运用,在单细胞分析、精准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刘玉玺以《超导量子计算及器件简介》为题,介绍了量子计算的基本概念、构成超导量子信息处理器的基本要素、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薛磊做题为《后摩尔时代3D NAND技术创新发展路径》的特邀报告,探讨现行技术路线下3DNAND技术的发展方向,介绍了Xtacking架构在确保质量和可靠性的前提下高吞吐速度、高密度、低功耗、高设计灵活度的广阔前景。
分论坛围绕微电子领域的设计与应用、制造与工艺、封装与测试三大模块下的数字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存储器架构与设计、模拟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射频微波电路与系统设计、新型器件研究、光电器件物理、健康医疗与智能终端设计、量子计算、新型工艺研发与微纳集成、可靠性技术与芯片测试、EDA等12个主题进行交流与讨论。每个分会场分别有1-2名嘉宾作特邀报告以及十余名研究生作学术报告。这些学术报告引发了听众的广泛讨论,大家在交流与探讨中进行了思维的碰撞,实现了学术上的沟通与合作。
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研究生的口头报告47份、海报62份,经过各分会场评委老师的分别评审,章文强、赵美然、刘正午等12人获得“最佳口头展示奖”,陈润泽、张孟翟、孙雅倩等8人获得“最佳海报展示奖”。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行不仅增强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还为国内微电子领域的研究生和单位提供了一个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和校企联合的广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