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及品牌刊影响因子 [2016-09-01] |
||||||||||||||||||||||||||||||||||||||||||||||||||||||||||||||||||||||||||||||||||||||||||||||||||||||||||||||||||||||||||||||||||||||||||||||||||||||||||||||||||||||||||||||||||||||||||||||||||||||||||||||||||||||||||||||||||||||||||||||||||||||||||||||||||||||||||||||||||||||
2016年最新发布的汤森路透2015年度期刊引用报告(JCR)显示,Springer Nature在巩固多学科期刊出版的领导地位,并拓展开放获取和跨学科期刊出版的同时,与中国科研机构合作出版的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日益提高。 影响因子只是用于评估期刊的众多指标之一,少量被引用次数高的论文会对单位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产生不协调的影响。本页面将介绍自然科研旗下期刊采用的一套基于被引用次数的评估指标,适用于《自然》杂志、冠名“自然”的综述和研究型期刊、《科学报告》、《科学数据》和自然合作期刊。由于中值不受异常值扭曲的影响,我们提供2年中值,它指2013-14年在《自然》、冠名“自然”的综述和研究型期刊和《科学报告》上发表的论文在2015年被引用次数的中值。有关我们期刊影响力各项衡量指标的简明定义,请参见下表。每篇论文页面也显示论文级别指标,让读者可以分别跟踪每篇论文。 多年以前,我们的社论和其它内容就对影响因子及其使用和误用情况进行评论,可查看末页相关示例。 虽然此处提供的指标并非决定性的,但是我们希望能够借此提供更多有用信息。页面信息将按年更新。
自然科研旗下期刊评估指标1、多领域科学
R2、Nature Research Journals
3、Nature Review Journals 4、与中国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合作出版的刊物
5、Academic & Society Journals
定义2年影响因子:期刊在过去2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前JCR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资料来自汤森路透) 5年影响因子:期刊在过去5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前JCR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2007年以后数据可用。使用期刊论文在当前JCR年的被引用次数除以5年的论文总数计算得出。(资料来自汤森路透) 立即指数期刊论文在发表当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立即指数反映期刊中论文被引用的速度。(资料来自汤森路透) 特征因子(Eigenfactor® Score):以期刊在过去5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前JCR年的被引用次数为基础计算,同时考虑在期刊网络中引用较多的期刊的贡献。由于移除了期刊中一篇论文对同一期刊另一篇论文的引用,Eigenfactor®不受期刊自引影响。(资料来自汤森路透) 论文影响力:该指标反映某期刊论文在发表后第一个5年的平均影响力。计算方法:0.01*Eigenfactor Score/X,其中X=5年期刊发表论文总数除以5年全球所有期刊论文总数。该指标与5年影响因子类似,因其表示的是5年期间期刊引用影响力相对于期刊论文贡献规模的比值。(资料来自汤森路透) 2年中值:2013-14年发表的论文在2015年被引用次数的中值。数据来自Web of Science;有关论文种类和被引用次数中值计算方法的详细信息,请点击此处 (自然科研数据)。 社论与其它内容期刊影响因子是一个备受诟病但仍然在用的数字。和其它任何指标一样,不应在不了解其含义的情况下不加分辨地使用。《自然-方法》。论影响力,2015年8月。 Diana Hicks、Paul Wouters及同事督促使用这十条原则指导研究评估。《自然》。文献计量学:科研评价十原则莱顿宣言,2015年4月22日。 旧金山研究评估宣言(DORA),由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率先提出,旨在改革研究评估。《自然-细胞生物学》。终结影响因子的“独裁”,2014年1月。 在确定用以评价研究影响力的方法时,评估者必须考虑偏用特定措施的后果,应该开放对待其它方法。《自然》。影响力指标的迷宫,2013年10月17日。 值此期刊首个影响因子发布之际,是时候思考期刊评价指标问题以及《自然-气候变化》如何发挥影响力。《自然-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力,2013年7月。 引用量分析将学术产出浓缩成数字,但是不适用于对科学家的同行评议。在线使用情况数据和评论或许将很快促进形成更完善的科研影响力评估方法。《自然-材料》。衡量影响力,2011年7月。 经典的影响因子已经过时。是否有别的方法可以既评价研究人员的效率又评价期刊的质量?《自然-免疫学》。球与链,2010年10月。 科学指标,2010年6月。 科研产出价值经常被用来给各个国家排名,为大学划拨科研经费,甚至授予或取消一个人的工作职位。计量学家发明了各种“指标”帮助进行这种排名。它们有用吗?它们合理吗?是否使用过度?《自然》如此发问。 要确保用于衡量个人科研成果的方法适宜得当,关键在于透明度、教育和沟通。《自然》。评估评估,2010年6月17日。 科研评估过度依赖被夸大的影响因子。《自然》。影响并不那么深刻,2005年6月23日。 5年前《自然-神经科学》刚推出不久,我们发表了一篇社论,提醒注意影响因子的误用。现在该期刊已经完善成熟,我们决定更加密切地考察拥有高影响因子意味着什么。结果表明,我们需要谨慎解读这一经常被滥用的指标。《自然-神经科学》。解密影响因子,2003年8月。 文献计量数据无疑具有揭示科研成果质量的潜在重要作用,但是它们也易被滥用。因此,有必要仔细研究这些数据是如何获得的,以及目前被如何运用。《自然-神经科学》。论文引用次数数据:方向已偏?1998年12月。 信息来源:http://www.natureasia.com/zh-cn/info/journals-impact-factors/
|
首 页 >> 通知公告